你的位置:pk10开奖直播鼎盛彩票网 > 新闻动态 >

地理眼看清明时节雨纷纷

● ●

清明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中国传统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的第五个节气。清明节,在公历4月5日前后(按农历算,多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之间,故又称“三月节”),正是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(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季节划分法来算,已近春末夏初,但实际上却仅为“中春”左右)。

最初的清明,是作为时序标志(节气)出现的,在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(大多数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,初始、规范于汉代)。西汉刘安《淮南子》中记载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(北斗七星斗柄从“寅位”开始,顺时针旋转,当斗柄指向“乙位”时,即为清明),则清明风(清爽明净之风)至。”

注意,明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记载:清明,三月节……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。三候:清明,五日桐始华(桐花开放);次五日,田鼠化为鴽(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,喜阳的小鸟开始出现——原意是“田鼠幻变成鴽鸟”),牡丹华(牡丹开花);次五日,虹始见(雨后天空,可以见到彩虹)。

展开剩余77%

● ●

古往今来,清明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,主要用于指导农耕。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所引《岁时百问》云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渭之清明。”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,它标志着春耕时节的到来。俗谚云: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东汉崔寔《四民月令》记载:“清明节,命蚕妾,治蚕室……”

注意,不违农时,打好春耕生产仗。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℃是水稻移栽和有利于棉花、络麻等喜温作物生长的指标温度。但是,俗话说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,即使是暮春季节(四月上、中旬)还有“回寒”过程,以浙江为例——浙北还可能出现0℃以下的(极端)最低温度。

清明真正成为岁时节日,是在唐宋之后。此时的清明,融合了寒食(清明节前一两日,禁烟火,吃冷食,有祭扫、踏青等风俗)和上巳(三月第一个巳日,后多固定在三月三日,有祓禊、踏青等习俗)两大节日,特别是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相隔不远,后来逐渐演变并合而为一。

因此,清明的风俗活动主要有禁火寒食(食物中有馓子,又名环饼,或曰即古之寒具也。另有艾饺、青团、清明粿等)、祭扫坟墓(一般传统节日少有墓祭,但清明除外)、踏青郊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(纸鸢)、打马球(蹴鞠)、插柳(佛教说法,柳树有“鬼怖木”之名,可以辟邪,一说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变皓首”)等。

● ●

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《清明》诗云: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清明节总是下雨,这是什么原因呢。首先,我们要了解降水形成的机制——降水是充足的水汽在适合的低温条件下凝结成雨滴(或冰晶)形成的。降水的成因要素,不外乎(充足)水汽、(冷却)气温及(众多)凝结核等。

清明节多在农历三月,即暮春时节,处于春夏相交之际,冷暖空气交汇频繁(一是北方南下的冷干气流,二是南方北上的海洋暖湿气流),阴阳结合,形成降雨——但是又因为二者势力均较弱,所以降水量小,但持续时间长(类似“准静止锋”),即阴雨绵绵、阴雨寡照。

另外,春季,太阳直射点北移,气温回升,受太阳辐射影响,近地面低气压较多,且大气中水汽充沛,极易形成降水。这就是一种对流雨(雷雨)。除了对流雨,则或因低压的气压陡降,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,形成大风。风吹云跑,云中的小水珠坠落,形成阴雨天气。

最后,我们要说的是,中国夏半年的雨,大多离不开“副高”的作用(雨带位置一般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北侧5—8个纬度距离处,并跟随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),清明的雨同样不例外——在清明时节,位于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开始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,且加强西伸,同时来自海洋的西南风,也开始向北扩大影响力,为中国大陆(特别是南方地区)带来丰沛的水汽及降水。

注意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主要位于中国南方(小雨和中雨又占了大多数,雨势不强),间或有雨势较强的大雨(或暴雨)。中国北方地区,清明时节雨日的概率明显比南方小。但是,没有雨(气候晴暖干燥)一样不好受,由于大风天气频繁,或有沙尘暴来袭。此外,无论何地,有杨柳的地方,就有柳絮纷飞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